第(3/3)页 但最终还是没有办法逆转苏德兵力和技术装备的碾压式失衡。 战役初期,德军的反击虽然给苏军以重创,但由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告急,元首叫停了库尔斯克进攻,调走了曼施坦因最强的党卫第2装甲军坦克部队前往西西里救急。 除此之外,lviii装甲军也被调走协助第1装甲集团军,而这两只部队是曼施坦因要扩大战果的主要预备队力量。 虽然以现在的上帝视角看,即使施坦因的两支部队没有被调走,从纸面上看,曼施坦因不可能完全消灭整个库尔斯克的苏军。 但是仓皇的撤退确实让德军在被动的形势下被苏军反击,曼施坦因手上无兵,在七月中旬之后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 曼斯坦因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,而苏军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,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。 这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从7月5日爆发,一直持续到8月23日,最终结果是苏军收复了哈尔科夫,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。 苏军损失80万人、坦克6064辆、火炮5244门、战机1716架。 德军损失50万人、坦克1500辆、火炮3000门、战机3700架。 单看交换比,德军其实打了一场漂亮仗。 这表明,曼施坦因和莫德尔至少没有打一场非常有失水准的仗。 只不过,这场战役的本质就是不该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,打了一场战略决战,所以最终结果是根本不可能赢的。 在这次战役中,虽然苏军的损失也很大,但挫败了德军扭转战局的企图。 斯大林格勒战役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,但那场战役并没有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,真正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的就是这场空前规模的库尔斯克战役。 通过这次战役,苏军的战略战术得到了考验,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。 苏军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,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,最终使苏军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德军,在质量上也超越了德军。 而德军从此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,不得不转入全线防御。 第(3/3)页